位置: 首页 品牌活动 创新小传 正文

刘 勇

2007级信息工程学院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5-16

人物小传

刘勇,1988年11月生于广东省廉江市,2007年考入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校期间任班长、院学生党总支书记职务。毕业后,先入职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研 究院,负责“资产管理系统”的技术管理及架构工作。2014年创立秦丝科技。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商户数字化及线上线下一体经营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超200万使用商户,辅助500万店员高效工作。

“找兼职一定要找和专业相关的。”

“眼光应当放在全国,而不应只在深大周边这片地方。”“做项目一定要多问多借鉴,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多年后,深大老师、校友的这些叮嘱仍然会此起彼伏地在我心间涌现。十多年前求学期间,这些言语曾给过我茅塞顿开的警醒,左右着我此后道路的选择。

能力与专长

2007年8月29 日,我踏入深大校园,先在朱槿斋住了两天,之后搬进石楠轩,开始了让现在的我无比怀念的大学生活。深大给我最大的印象是自由,有非常多的机会和路径可供选择,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无论学习、竞赛、社团,还是兼职实习,甚至是创业,深大都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条件。我当时也没有什么大学规划,全凭询问师兄师姐的意见,然后根据内心喜好做出选择,这些选择留下的思考模式影响至今。

刘勇所在的2007 级信息工程学院 3 班同学军训合影

在大一时,听某企业家的讲座,说大学提升专业能力最快的方法就是找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便以信息工程学院为原点,把兼职的范围定为和软件、电子、通信或电路板相关。当时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技能,没想多赚钱,找个电脑档口也非常容易,深大西门出去的那个西部电子城就有。当时大家的电脑绝大部分还是组装机,我给同学们装电脑有很多次是不加价的,也就是一分钱也不赚,后来才每台加个三五十块的样子。当时市面上组装一台三四千元的电脑,加价一般在几百或千元,找我装机的同学一般能省近千元,所以身边的同学、老乡 都愿意推荐人来找我组装,在圈子里口碑很好。那段时间我拉个小拖车往来学校和电子城之间,非常忙非常累。而且忙和累并没有随着大一新购季结束而结束,大二时大家使用电脑越来越多,各类软件问题、中毒问题、硬件问题蜂拥而至,那段时间我更是全校各片区不断地跑,真是忙坏了!

这段帮同学装电脑的兼职经历,虽然没有多少收入——在大二的时候我甚至有些后悔,觉得当时就应该多收点钱——但越往后越觉得这段经历对我真的太值了,除了交了很多新朋友,还让我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在运用层的整体框架和流

刘勇作为班长带队同学参访信步主板公司

转上有了很深的体会。一年前装的电脑,一年后爆发使用问题,也给我植入了长期规划的思维,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三年前的选择决定了你今天的结果,今天的选择决定三年后你的样子”。

学完一些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我就具备编程和做电路的能力了,于是非常积极地参加各种实验和比赛。印象比较深的是参加“飞思卡尔杯”全国智能车比赛,拿了学校摄像头第三名,没有出线,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此次比赛我有两个收获,一是懂得了一个项目从零到落地的全流程,以后再有新项目,就会很容易上手;二是要善于利用已有资源,推陈出新。有几位大我们两三届的师兄已经有过不错的成绩,但我当时坚决不要他们的源代码,坚持自己从零写起。其实我们可以基于前人的基础,直接跳过很多“坑”,搞一些更有效果的尝试,而不是低级的重复。

到大三,我开始有能力接一些软件类的工作了。也是为了训练自己的能力,接项目几乎不谈价格,给多少就拿多少。拿到之后,我就会第一时间把大头分给项目组成员。当年学校的后勤门户系统、火车订票系统就是我们做的,两个系统都运行了好几年,2016年之后才被替换。

参加深大第五届装机大赛,获第三名

参加“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获校第三名

创业与实践

在大三之前,我从来没有创业的想法,真正萌发该想法始于参加了学校的一个创业培训。忘记是在什么情况下报名参加的,只记得培训为期5天,请了很多企业家轮番上台分享趋势、管理、成果、梦想,头一两天着实让我眼界大开、如获至宝,听着听着又发现每个企业各不相同,又好像都差不多,他们都在做改变世界的事情。对比一下,认为自己也可以且也应该如此。所以决定,我要创业。

大四那年有过两次小型的创业经历:一是牵头创立了“深大便利e家”,搭建针对深大学生使用的网上超市;二是参与了一个威客平台创业项目。两个创业项目都是没投入多久就停止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庆幸,因为那时储备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都是远远不够的,我对自己能力欠缺的地方十分明晰,之后不断地想办法填补短板。

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我入职南方电网旗下的一家公司,该公司负责南方电网管理系统的研发。入职的第一个月有个考核,是做一个会议预订系统,得益于在深大的实践经验,我不仅轻松完成,并且作品被公司培训负责人评价为“这么多年以来见过最优秀的”,也因此我作为最年轻的人员被选入技术架构组。得益于在架构组工作,我对南方电网各类项目的研发管理、技术架构建立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对相关技术技能和一些弊端的认知,为我后面的创业减少了非常多的障碍。

便利e 家团队,其中左二为彭康银,是秦丝科技联合创始人

服我网团队,其中罗华钊与刘勇共同创立了秦丝科技

到了2012年的时候,智能手机、4G开始普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里有无数的机会。起初公司也在开始尝试开发移动产品,我也负责尝试,但都失败了。不过2014年,我在南方电网总部发现,南网周边有几家打印店,每一家都非常火爆,要排很长队。为什么?其实来这打印的都是南网的上下游企业,全网有约十万家。它们极大部分都是没有信息化办公系统的,但南方电网的信息化水平还挺高,一高一低,就只能通过纸质材料来对接,显得非常低效。那时我就觉得,这些中小微企业群体当中,蕴藏着信息化系统巨大的市场。

所以我就拉上小伙伴开始做各种调研,发现这不仅是一个大市场,而且很空白。我们对衣、食、住、行各大行业的经营主体数量、集中化程度、信息化程度从多个维度找了很多数据,根据数据我们能看到服装行业具有经营群体数量大(有数百万商家)、集中化程度低(全国90%的服装商品流通都通过这些中小商户来完成)、库存及流通量大等特点,这样的特点非常适合也非常需要SaaS软件产品来帮助提升。我们做实地调研的时候也很意外地看到,几乎每家每户商铺都有一沓很厚的手写账本,太原始了,这是一个变革的机会。

市面上已有的软件公司业务重心都在大客户身上,小微客户只被当作边缘项目来处理,也不重视移动端的产品。如果我们推出专门针对中小微市场、以移动端为主的管理产品,就应该能避开和传统巨头正面竞争,还能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于是在2014年8月29 日,我拉了两位深大同学和一位同事正式开始创业,就是以服装行业为主要切入点,面向小微商户研发信息化系统。为公司起名时,想着最好是和服装相关的,优先想到了“丝绸之路”,再一查,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追溯到秦代,所以几个小伙伴投票决定公司名为“秦丝”。希望秦丝在移动办公领域,特别是服装商贸行业能发挥重大价值,从中国继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在创业冷启动的过程中,之前在大学期间帮助过的同学、伙伴纷纷无偿出力出点子,帮了很大的忙。陈同学、彭同学(后来加入秦丝任客户总监)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后,熬夜帮我们做系统测试;周同事、宋同学熬夜帮我们做UI设计;大学舍友、隔壁舍友更是在周末帮我们去批发市场派传单,做地面推广。所以说,做过的善事早晚会有回报。

由于创始团队都来自深大,后面的核心高管大多也来自深大,故秦丝整个团队有非常明显的深大风格,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其中最深的痕迹应该就是“脚踏实地”了,我们的A+轮战略融资投资方是科创上市公司光云科技,该公司创始人直言:“我们不用看秦丝的数据就确认要战投了,因为这个团队给人的印象实在太踏实靠谱了。”但埋头苦干的风格在宣传推广、营销造势方面有时也会变成短板,同其他学校的创业精英交流时我也发现一个现象:清北这类名校的创业者,往往情怀格局会大很多,动不动就是为国为民,站的高度很高,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相比深大的创业者,会务实低调许多,甚至就是“用效益来说话”。这两种立场难说哪个好哪个坏,就我自己而言,我更喜欢“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大学校友利用周末时间帮忙做地面推广

我们最初的办公地点是在学府路上的一个老小区里,吃住和工作都在一起。拿了天使轮融资之后,我们搬到深大旁芒果网大厦的一个孵化器里。孵化器楼上楼下两层有20家左右的创业公司,我们相互间也经常串门交流,这种交流对于行业、投资、管理等方面的认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创业还真是九败一胜的事情,不到三年时间,这些创业公司纷纷倒闭,有的甚至还闹了纠纷,进了老赖名单,我心里也真不是滋味,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所以我很重视,常做分析总结,引以为鉴。

深大校友特别是创业中的校友是很团结的,一提到“原来您是校友呀”,顿时就倍感亲近。务实谦逊的风格也让我们能很好地交流,无论公司已上市还是刚起步,基本上都能相互交流和支持。2017年,由于营收规划没做好、新一轮融资投资方违约等原因,我们陷入现金流问题,有师兄推荐我们去找一位公司已经上市的另一位

秦丝初创时的办公环境

师兄看看投资的可能。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帮忙做了很多分析,并说:“你们比我们同龄的时候表现优异得多!创新思维和执行力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虽然最后没有和该师兄进行投资合作,但他的热情分析以及积极的鼓励,在那段焦虑的时间里无疑是一股暖心的支撑。

成绩与梦想

秦丝科技目前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有200多个分支机构、500多名员工,覆盖行业从服装延伸到食品饮料、家电数码、五金建材、美妆珠宝等主流商贸行业;解决方案从单一的商户进销存管理延伸到商户线上线下一体经营、智慧商场物业管理方案、商户智能硬件等领域。

我国已经有超过1.5亿的市场主体,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最大,约为67%,超过1亿。中国90%以上的民生商品的流通都需要通过中小微商户来承载,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贡献很大。这个群体一般以夫妻档、几人合伙、几十人规模的形式存在,在互联网、新商业模式加剧演进的趋势下,他们很多人既辛酸又脆弱。秦丝科技希望利用专业技术帮忙做些实质改变,不仅能超越简单的、赚钱的创业理念,拥有更为重大的社会意义,还能让更多的中小微商户像那些巨头一样,搭上科技化、信息化的快车。怀着这个理想,我们还在路上!

办公地址: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南校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秋瑟二楼)

邮箱:cyxy@szu.edu.cn

办公电话:0755-26958848

深圳大学
创业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