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品牌活动 创新小传 正文

何海明

1985级管理专业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5-05-16

人物小传

何海明,祖籍福建泉州,1985年入读深圳大学管理专业,1989年入职深圳国际展览中心,1992年升任深圳国际展览中心旗下展览公司和广告公司总经理,2001年以澳门首个“会展专才”的身份移居澳门,并在同年创建澳门博览集团有限公司,参与或主导的大型国际性展览有深圳高交会、港深工业博览会、澳门国 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澳门青岛啤酒节、青 澳国际帆船拉力赛、澳门美食节、汽车博览会等;2000年荣获第二届高交会“优秀工作者”称号,获颁2017年度澳门特别行政区专业功绩勋章、2019年澳门商务大奖杰出企业家金奖等。现任深大管理学院校友会名誉会长、澳门会展旅游业协会会长、澳门博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顾问、会展业发展委员会委员、活力澳门推广周组委会副主任、澳门饼食手信业商会理事长、山西省政协委员等职务。

会展业集会议业和展览业于一体,属新兴服务业,是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深圳大学管理系85级毕业生、澳门博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澳门会展旅游业协会会长——何海明,深耕会展行业30多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会展人、澳门会展业引领者、澳门“美食之都”提议者和践行者,亦是“深大人”中的佼佼者。

一、梦开始的地方

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惊艳世界的国际都市,也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和无限可能的城市。没人能说清楚,这里孕育了多少希望的种子,又有多少成功人士从这里出发。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深圳这座海滨小镇,深圳人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经济特区”的史诗。1983年,一座以“深圳”命名的学校拔地而起,她就是生长在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的“深圳大学”。

与此同时,在距离广东深圳800多公里的福建厦门,有一个小伙子正在关注着打开国门、正经历着巨变的南方沿海城市,“广交会”引起了他的强烈好奇,这个小伙子就是即将进入大学的何海明。

何海明为深大建设“双一流”大学加油

“我父亲是一家外贸公司的经理,他每年都会去广州参加广交会,广交会上所接到的订单,足以支撑他下属的珠绣加工厂一年的生产量。”广交会是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创办于1957年4月25 日,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生意,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以及商检、保险、运输、广告、咨询等业务活动,每年分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

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广州参加广交会是许多企业一年中最重要的事,尤其是对一些民营企业来说,没有特殊政策支持,没有强大的渠道,到广交会获得订单成为发展壮大的重要渠道。正是因为广交会,何海明对会展业有了初步认识,在心里种下了与会展业结缘的种子。

正所谓“心有所想,行亦随之”。1985年,顺利高考后的何海明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是来自才建校不到三年、根基尚浅的深圳大学,一份是办学历史悠久的福建本地大学。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中。

选择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未来数十年的走向。选择一座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城市,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积蓄坚定走向未来、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的力量。深圳大学因城而生、与城共进,有与深圳这座城市一样的精神与情怀,崇尚开拓创新、敢想敢干、敢闯敢创,期望在未来大展拳脚的何海明在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被深圳大学开拓创新的一面深深吸引,为此,他做了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入读深圳大学,并成为深圳大学管理系85级的学生。

正如那首气宇轩昂的《向梦想出发》所唱的那样:“让我们向着梦想出发,迎着风奔跑在路上,无论再多的坎坷,也无法阻挡,一起大步迈向远方。”1985年至1989年,朝气蓬勃的何海明尽情翱翔在深大的知识殿堂。校园内的千余棵荔枝树几度花开花落,几度硕果累累,成为他不断成长的陪伴者与见证者;沉浸在深大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学术氛围中,他奋发向上,书写着专属于他的无畏青春,亦将“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烙印于心中,践行在人生的每一步。

二、立足深圳,做会展先行者

“天下风云出我辈,躬身入局敢为先。”1989年,以优异成绩走出校园的何海明入职深圳国际展览中心,踏出圆梦的第一步。

何海明于深圳国际展览中心与同事合影

进入会展这个朝阳产业以来,何海明不负众望,一步一个脚印,参与和策划了 很多大型展览,包括深圳荔枝节、深港工业展览会等有影响力的展览会和大型活动。短短三年后,他就熟悉了会展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体运作,训练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力,并以出色成绩升任旗下展览公司和广告公司的总经理。

加入深圳国际展览中心后,何海明就负责“深圳荔枝节”的策划、组展。身为内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的会展业也走在了前沿,并以政府搭台、经贸唱戏的“荔枝节”为基石,开始了会展业依托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之路。1998年,举办了多年的“荔枝节”变身为更具深圳鲜明特色和时代使命感的“中国国际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会”,即“高交会”。

1999年10月5 日,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高交会”亮相,成为继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之后的又一国家级交易盛会。顺应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探寻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高交会的展会规模与影响力与日俱增,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

伴随和参与了高交会不断蜕变和成长的何海明,也成就了自己。2000年11月的第二届高交会上,他因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被授予“优秀工作者”称号。

能获得这一称号,正是得益于贯穿何海明职业生涯的关键词:创新。

何海明在1995年兼任《展览世界》杂志的总编辑。在他的主导下,该杂志引风气之先,坚持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例如在杂志中刊登瑞士银行等多个国际品牌的广告,这种做法在当时已属超前。

如果说荔枝节是何海明积累国内会展经验的重要项目,那么参与筹划“港深工业博览会”则是他积累国际会展经验的重要契机。1990年,由深圳市经济发展局和香港工业总会联合主办、深圳国际展览中心承办的“港深工业博览会”是在深圳市举行的第一个国际展览会。

“当时,对香港和深圳的定位是前店后厂,香港是研发和营销中心,深圳是制造加工基地。”港深博览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了四届,很好地促进了深港的合作交流与城市优势互补,何海明也在参与该项目的过程中,让专业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我提出的几项创新成了业界传统。”这几项创新,一是展览与会议结合,在港深工业博览会上开辟招商引资会和ISO9000管理体系介绍会;二是展览与大型活动结合,比如进行工业评奖系列活动;三是展览与展销结合,由于是国际展览,国外厂家的商品不能在展览会上销售,通过免税商店的免税指标,让展销产品可现场销售,为消费者和参展商扩大了沟通渠道;四是展览与商业配对相结合,让买家与卖 家见面,为每一位卖家配备多个买家,提高了展览效果。“这些创新至今仍很领先,比如高交会也发扬了这些模式。随着科技进步,又推出了展览与网上活动相结合。”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深圳荔枝节还是港深工业博览会,这些十分难得的经历成为何海明日后在澳门会展业开拓创新的底气和资本。当初与何海明共事的那一批人,开拓和推动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如今大都成为中国会展行业的中流砥柱,开创着中国会展业的未来。

三、转战澳门,填补会展空白

1999年12月20 日零时,举世瞩目的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母亲的怀抱。从这一刻起,澳门进入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

何海明意识到澳门回归于他可能是个机会。

“以前,我曾到过拉斯维加斯,发现当地已成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一个世界知名博彩城市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会议展览城市,拥有拉斯维加斯会议展览中心和沙漠会议展览中心两大展览会议中心。我相信澳门会朝多元、多彩的城市发展。同时,‘一国两制’政策也将为澳门发展会展业注入新动力、提供新空间、创造新机遇,澳门的未来也将更加绚丽。”

2001年,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提出了“以博彩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体,带动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施政理念。

认识到会展业将成为澳门特区政府发展多元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何海明清晰地看到,当时的澳门如同昔日的深圳,会展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愿意做澳门多元化发展的先行者、开拓者。”作为中国会展业引领者之一,具备多年会展策划、实战经验的何海明,正是澳门十分渴求的高端专业人才。2001年,经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特批,他以澳门“会展专才”的身份移居澳门,这在当时并不多见。同年,他陪同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巡视了第六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

在深圳市澳博会展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上合影

来澳门后,何海明对澳门的业界进行了一次详细“摸底”,虽然澳门有两个相对出名的小型展会,每年会议或展览项目不足100个,“但是,澳门在发展会展业方面却有诸多的优势,主要是基于澳门的经济实力和澳门的平台作用。具体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政府支持,政府为业界发展提供了扶持政策和资金,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地缘优势,澳门既可作为拓展客流、物流的全球枢纽,又有内地这个强势后盾,吸引珠三角庞大的厂商队伍,打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贸易服务的平台;三是营商环境优势,澳门的‘自由港’政策,使进出口货物可享受简单低税率和零关税;四是澳门与葡语系国家保持着紧密友好的关系,全世界有7个葡语系国家,人口数亿,这是拓展经济不可忽视的市场。综上所述,澳门的会展业空间广阔,前景远大。”

2002年,乘着澳门“赌权”开放的东风,何海明联合澳门本地27位志同道合的会展同仁,发起成立了“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以“服务、代表、协调、沟通”为创会宗旨,致力于凝聚和团结澳门会展业的力量。20年来对澳门社会贡献颇多:配合政府施政方向,在澳门会展业发展中努力耕耘,打造亚太地区著名会展城市; 在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的依托下,参与澳门会展业逐步走向“国际化、专业化、精品和高端品牌展览”的发展历程,见证澳门不断完善会展业的过程。

在澳门这片会展沃土上,何海明的优势凸显,目标亦不小。

2001年,他创建了自己的专业展览公司和会展服务机构——“澳门博览集团有限公司”。澳门举办了澳门旅游展、国际旅游与娱乐展、澳门美食节、汽车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性展览,且每一个展览都要与澳门的产业息息相关。“展览的内容一定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当地的配套设施能够跟得上,这是做好展览的关键。”何海明对此十分认同。

澳门举行的各大展览,何海明与他的澳门博览集团都是幕后的推动者和组织者。已不再发展单纯的会展经济,而是助力澳门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出于这样的初心,澳门博览集团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澳门会展业的龙头企业。

四、锐意创新,促澳经济进步

为了进一步凸显澳门的特色,加强澳门在世界上的辨识度,更好地推动澳门的娱乐旅游业发展,一个大胆而有建设性的设想在何海明的脑海中慢慢萌生:“何不将创意、美食与优良服务相结合,将澳门打造成‘创意城市美食之都’?”。

通过多方面的市场调研,并仔细翻阅了澳门美食节过往的成果,他意识到这个做法可行。2015年2月,何海明向时任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递交了澳门申请美食之都的建议书。

历经两年多时间,被称为“世界博彩之都”的澳门又迎来了另一个国际层面的新身份。2017年11月1 日,澳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这是继成都、顺德之后,中国第三个获得此称号的城市。从此,因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澳门在世界上的坐标显得更耀眼了。

与此同步进行的,是何海明瞄准的另一方向:会议。

他摸准澳门会展业发展的脉搏,提出“会议为先”的真知灼见,即越过产业型会展城市的障碍,利用旅游休闲城市及博彩业的有利条件,走澳门会展业发展的独特之路。2015年3月,何海明向时任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提出澳门会展业以“会议为先”的发展设想,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会议大使”制度,为已成功竞投并获国际会议协会(ICCA)认可的会议给予一定资助等建议,获得澳门特区政府采纳。

自此,一系列政策令澳门国际会议在亚太地区城市排位从2013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12位。

在何海明的倡导和积极推动下,澳门会展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会展数量由2002年的约260项增加至2018年的1427项,共吸引212.2万人次参与,包括会议及奖励活动1367项,占会展活动总数的96%以上。

为表彰其个人成就、社会贡献及在服务澳门方面的杰出贡献,在澳门特区政府2018年1月举办的授勋仪式上,时任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郑重向何海明授予“专业功绩勋章”。

面对这一沉甸甸的荣誉,何海明回想起在澳门深耕会展业打拼近20年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良多,感恩澳门这片沃土给予了他浩瀚无边的发展空间,感谢澳门博览集团每一位同事携手相伴,更感激深大当年对他的春风化雨、用心培育,令他无论走到哪里都牢记着深大前校长罗征启说过的话:“不愿意自立的人,不同意学校‘三自精神’的人,不要到深圳大学来!不敢竞争的人,不敢把我们学校培养成第一流的学校、把自己培养成第一流的人才的人,不要到深圳大学来!”此刻,他可以自豪地说,没有让老校长失望,也没有让深大失望。

荣获“活力澳门推广周”颁发的“卓越会展大奖”

五、搭建平台,践行产业扶贫

为发扬“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积极响应澳门特区政府帮扶贵州省从江县脱贫攻坚工作,何海明带领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于2018年6月14 日至16 日前往当地考察。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这里是贵州省脱贫攻坚战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亟待有识之士、有才之人帮助其彻底走出贫困的深渊。

何海明内心升腾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一家家走,一家家看,脑子飞快地思考着。他认为,从江县的扶贫工作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注重内在动力和外部帮扶相结合,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澳门会展业界与从江县人民政府召开座谈会,提出了12项建议,如举办“饮水思源话从江”图片及短片活动,展示从江美丽的生态环境及与澳门的关系;构思一些适合澳门企业投资的项目,于“粤澳名优商品展”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做重点推介;对接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及澳门旅游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协助从江企业“走出去”,

何海明带领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与会展业界同仁前往贵州从江县实地考察

拓宽视野等。12项建议为从江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帮助。

何海明的帮扶行动,同样在山西省大同实践。

2020年,在全国两会召开的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山西大同黄花菜种植基地,提出“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的产业扶贫指示。大同作为工信部的对口 扶贫县,工信部领导希望能借助澳门独特的地理优势打开“大同黄花”的海外市场。

为此,与山西长期密切交往的澳门山西经贸联谊促进会承担起此项重任,担任该会常务副会长的何海明身先士卒,积极牵线搭桥,助力大同黄花菜走出山西,走出国门。

“一方面,在澳门中联办、澳门中国企业协会、南光集团和南粤集团的协助下,我们与香港华润集团、粤海集团、五丰行等农产品渠道取得了联系,让大同黄花菜进入香港市场;另一方面,在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上举行招商推介会,进一步拓展大同黄花菜在东南亚及葡语系国家的市场。此后,我们还深挖适合国际的系列深加工产品,如黄花酱、黄花饮料、黄花面膜等。”

随着一项项举措的落实、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从江脱贫攻坚稳步向前推进,经济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11月23 日,贵州省政府宣布从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从江县彻底撕掉了贫困的“标签”。

六、出击湾区,紧握历史机遇

五月的深圳,绿荫如海,繁花似锦,热情洋溢,生机盎然。

2022年5月,对何海明来说却有一些不同寻常。因为,在时隔21年后,他的事业回到了当初的拼搏之地——深圳。12 日,粤港澳大湾区两座核心城市——澳门与深圳在会展合作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澳门博览集团与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圳澳博会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重回梦开始的地方,让何海明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深圳与澳门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各具优势,此次协议将推动深圳与澳门之间国际会议的引进,建立两地会展业常态化合作,助推深圳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知名国际会议目的地。

“正在蓬勃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作为会展业一份子,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在全球经济合作中承担应有的使命。”2019年12月,由华发集团打造的澳门产业多元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服务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珠海在深入推动珠澳合作、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方面树立了全新的里程碑。“澳门产业多元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服务基地”在启用之初,就以“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服务体系”为目标,成功引入105家澳门企业和机构,3万平方米办公空间实现100%签约。

“我们澳门博览集团是服务基地第一批签约单位,不仅设立跨境办公,还与华发集团旗下的华金会展成立‘珠海华濠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未来希望以‘一会两地’‘一展两地’和‘一程多站’等创新会展模式,深化珠澳会展行业的合作。”“澳门会展业还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功能,做好先行、创新及传播,向世界各地讲好澳门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故事。”

何海明欣喜地看到,大湾区城市各有优势,本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发展,未来将合奏出湾区合作的新旋律。

七、荔园情深,关注深大发展

多少次,梦回荔园,荔花正香;忆当年,同窗相聚,共同成长;盼一天,他乡相遇,共诉衷肠……走出深大校园的何海明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为母校贡献能量。

2022年5月28 日,何海明受聘担任深大管理学院校友会名誉会长并分享品牌创新策略;2020年12月30 日,他与来自各行各业的136名深大杰出校友代表重返“荔园”,畅谈双区版图上的大学梦想,为母校谋划新思路、贡献新理念……

深大“脚踏实地”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是促使何海明进入会展业、征战濠江的指明灯,支撑着他顺利渡过一个个艰难险阻。他希望这种精神能代代相传,在更多深大人身上发扬光大。

时任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出席何海明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

并与深大校友合影

李永华副校长向何海明校友颁发荣誉会长聘书

众校友在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前合影

2019年,为纪念深圳大学管理系85级学生毕业30年,一场“小别三十载,依旧少年情”活动温馨举行。曾经青春年少,大家同窗共读,朝夕相伴,相遇相知,如今深大聚首,依旧胸襟坦荡,肝胆相照。

知名校友何海明代表管理系85级毕业生,表达了对同窗、学校的“感谢、感激、感恩”之情。“深圳大学在创建之初,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为深圳培育了无数人才。不管多少名校汇聚深圳,深大与深圳这座城市的血脉联系,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替代!感激独一无二的深大让在外奋斗的校友与有荣焉!”

何海明赋诗一首,将满腔祝福赠予全体师友:

校园小别数十载,而今适逢桂花开。

昔日同窗齐聚首,归来依旧少年情。

时光荏苒,深圳大学转眼间迎来建校40周年。这40年,深大英才辈出,95%以上的深大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80%以上的深大人奉献深圳,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敢闯敢干的梦想者、永不停歇的学习者、视野开阔的创造者,是深大人的缩影,也是何海明的缩影。

办公地址: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南校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秋瑟二楼)

邮箱:cyxy@szu.edu.cn

办公电话:0755-26958848

深圳大学
创业园公众号